(1)白粉病危害植物的叶、嫩梢、花柄等部位甚至全株。发病部位初期淡灰色,继而生出一层白粉状或茸毛状物,当它们布满叶片以后使叶内卷、嫩梢弯曲停止生长。有时也浸染末开放的花蕾,最后造成落叶或使植株死亡。白粉病发生的特点是当气温达到18~30℃,空气相对湿度为55%~85%,尤其当环境比较闷热,不通风时最易发生。
防治措施主要应改善栽培条件,控制温度、湿度、注意通风透光,遮荫时间不宜过长。栽培中应少施氮肥,多施磷钾肥,以增加植株抗性。发病初期要及时摘去染病的叶片和花梗并集中烧掉,或将病株隔离;或喷波美0.2~0.3度的石硫合剂。发病后喷1000倍5%代森铵水溶液或喷70%的甲基托布津1000~1500倍,或粉锈宁1000~2000倍均可防治。。。。